自2017年“医事法学教育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成立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加大建设投入,团队聚焦医事法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创新,依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紧扣医事法学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研教结合、以研哺教,形成了医事法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团队学科研究特色明显,目前已达到国内医事法学教育研究领域前沿水平。
一、团队基本情况
1.团队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为二级教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法治建设、医患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医事法律人才培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治中国背景下医事法学本科教育标准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在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
2.团队成员
团队现有成员8名,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5名,占比为63%。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职称专业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的医事法学教学、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
二、团队建设思路
团队借助学校医事法学学科专业、《医学与法学》期刊、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和司法鉴定中心“四位一体”学科专业平台与人才培养优势,紧密结合社会对医事法学学科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及其发展趋势,聚焦“医事法学教育基础理论”“医事法学本科教育标准”“医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医事法学教育实践创新”等领域开展研究,旨在夯实医事法学教育理论基础,构建“应用-复合-创新”型卓越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事法学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回应业界和社会对医事法学教育质量的普遍关切,为“法治中国”“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高质量医事卫生法治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团队标志性成果
1.2020年,团队成员王林智新增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重大疫情背景下公共卫生治理法治化实现路径研究”(20XFX009)1项。
2.罗刚教授参与撰写的“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建议(二)”获中央领导批示。
3.团队成员作为第一作者在《社会科学研究》《民族学刊》等C刊发表“论卫生法学:学科定位、逻辑起点与体系建构”“民族地区医事卫生法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等论文。
4.团队带头人刘毅等“基于应用创新特点的医事法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四川省卫生计生法治体系建设研究”,分获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和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团队学术交流影响
近年来,主办、协办全国(国际)学术会议4次。2022年5月,依托团队带头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治中国背景下我国医事法学本科教育标准研究”(BIA170183)成果,发起成立了“全国高等院校医事(卫生)法学教育联盟并主办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医事(卫生)法学教育论坛”,会上通过了团队成员执笔撰写的《普通高等院校医事(卫生)法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专家共识),将有力推动我国医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医事法学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与西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了3届“社会进步与医事法发展国际论坛”,推进了医事法学教育研究新平台的形成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此外,协办了第三届星火律师论坛暨“百城律师会泸州”,提升了医事法学在法律实务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持续建设规划
围绕医事法学教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创新核心目标,以服务“法治中国”“健康中国”战略为根本宗旨,主动回应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和“法治中国”“健康中国”战略及后疫情时代对医事法学教育的新要求,推动完成我国医事法学学科体系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育标准制定与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产生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创新、可转化的医事法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高素质医事卫生法治人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范式,为服务四川社科事业、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法治中国”“健康中国”以及“法治四川”“健康四川”战略目标实现贡献绵薄之力。
(编辑:)
|